软件园外包基地清洗外墙

时间:2014-08-14

陕西省图书馆扩建工程是在省图书馆现有馆舍基础上异地扩大建设的公益性公共文化建设项目,是我省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2013年12月,该项目被陕西省政府列为“陕西省十大文化基地项目”之一,对提升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陕西省图书馆扩建工程选址于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开发区软件新城内,东临西三环路,北临天谷四路,西临云水一路,项目净用地约120亩。设计建筑面积约80000平米,设计馆藏容量约800万册,设计读者坐席4000个。扩建工程估算投资为人民币6亿元。

遵循“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建设目标与“设计理念超前、建筑风格新颖、国际独树一帜”的建设定位进行设计,陕西省图书馆扩建工程将成为规划科学、空间充足、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大型公共文献中心、信息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交流中心。成为向全省公众提供以先进技术和现代化服务管理为支撑的开放式公共文化场所、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知识信息服务的研究型图书馆、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提供数字信息服务的数字图书馆、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提供文献支撑保障的文献储备中心、为全省珍贵古籍提供存藏保护和利用的陕西古籍存藏保护中心。

陕西省图书馆扩建工程的建成将使陕西省图书馆成为综合性、多功能、智能化、国际化大型公共图书馆,成为陕西省重要的知识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代表陕西与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大西安文化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景观。

以下是三套设计方案,陕西省图书馆通过现场、网络、平面媒体等形式面向广大市民或团体公开展示,以广泛征询群众意见与建议。

凡单位或个人对省图的入围设计方案有疑问、意见或建议,均可以书面、邮件形式进行反馈,单位反馈问题请加盖公章,个人反映问题请署真实姓名、并注明联系方式。

公示受理单位:长安北路18号陕西省图书馆新馆建设办公室

电子邮箱:silib_xgb@163.com

地址: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710061

(另附各方案图片)

方案A设计说明

方案A如同一卷中国淡雅的山水画卷,在人的视线中渐次展开,好似一方美玉印章,盖在周边山水画卷般的城市景色之上。又如一个巨型书箱,承载着三秦大地的历史未来。以黄土高坡上的宝玉和台塬上的现代之阁为理念构建了一个集台、坡、渠、谷、阁为一体的全新图书馆。

天谷四路和西三环辅道均设有主入口。西侧云水一路和东侧西三环辅道均设有车辆入口。场地西侧为绿化停车场场地内,南侧设置有后勤园路贯穿东西,中部为主入口广场及图书馆裙房---“褶皱的大地”,中央偏东侧为建筑主楼,主楼东侧设有室外展场及东入口广场。

方案B设计说明:

B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B建筑由基座部分与主体部分组成。

基座部分犹如两座城墙台基,与西安明城墙交辉相应,两座台基将主体建筑稳稳托起,端庄中正,稳定平和,寓意陕西文化博大宽广之胸襟。入口采用三重巨型石门,层层打开,暗合知识之门的寓意。其上镌刻不同时代汉字字体展现汉字之演进过程,凸显中国文化之历史久远。

主体部分为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将提炼出典型的建筑文化符号用于建筑立面肌理之上,以彰显陕西纵横八千里、层层叠叠,历史厚重之气蕴。这些肌理有层层出挑的景观平台组成,这些平台也可作为开放的阅读空间使用。

陕西省图书馆扩建工程整体造型敦厚淳朴、中正平和、刚柔相济,体现了陕西厚重、广博、深沉、坚定的文化的文化特征。建筑内部空间天地贯通,外虚内实,体现了现代公共图书馆鲜明的时代感与文化气息。

方案C:

方案C以碑林作为文化与艺术的收集,与图书馆有着精神上的相似性,以西安碑林为空间格局立意,根据不同功能设计五座塔楼代表碑林,并将塔楼围合而成的共享空间作为普通阅览。在北侧主人流方向设置主入口,西侧为儿童阅览室入口,东侧为报告厅及展厅入口,南侧安静区域设置办公及书籍,后勤入口。立面结合功能开窗,采用石材、U形玻璃虚实变化,打造碑林印象。

屋顶为悬索结构,打造巨大无柱空间,天窗全自然照明,降低能耗。主题造型以现代、明快,细部丰富的手法来满足二次质感的要求。富含文化底蕴,形成变化丰富、生机盎然的建筑形象。